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News熟女長期血鉀低 嘆「一半人生腳沒力」竟是罕見巴特氏症候群作祟
2024/9/1839歲蘇姓熟女長期患有低血鉀症,19年前更曾因低血鉀無力癱瘓而住院,可惜當年沒有明確診斷,直到最近下肢越來越無力上門求診,詳細檢查後發現竟有血鉀低、鹼血症、血中腎素活性及醛固酮飆高等症狀,確認是「巴特氏症候群,經給予藥物治療後,鉀離子升高至3.0,下肢無力症狀改善,終於不再軟趴趴。
腎友把握四原則 中秋享用美食 健康不踩雷
2024/9/15中秋節象徵家庭團圓和豐收,其中烤肉、月餅和柚子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但對於腎臟病患者來說,這些食物反而潛藏健康風險,稍有不慎就容易使血糖、血鉀、血磷、蛋白質超標,嚴重時可能需要緊急洗腎,其實只要把握低鉀、低磷、低鈉、少油的原則,就能吃得盡興又健康。
小資女「噓噓」爆血有「痔」難言超鬱卒 雷射消融術助找回好心情
2024/9/1128歲「小花」整天久坐辦公室,下班後常狂點炸物當宵夜,結果上個月出現肛門搔癢症狀,她不以為意,直到發現小便後馬桶竟出現「滿江紅」,內褲也會沾上血絲,驚覺恐是痔瘡找上門,就醫檢查後評估屬第三期,醫師建議保守治療,但她不想「每天上廁所提心吊膽」,決定安排手術改善,術後也讓她找回好心情。
中年婦低血鉀虛累累 元兇竟是先天性巨結腸症 屢遭誤認「小腹人」
2024/9/952歲張女士近日因全身無力送急診檢查,發現鉀離子濃度僅1.6mg/L,診斷為低血鉀症,並安排住院治療,經過施打鉀離子後,鉀離子濃度終於回升,體力也大幅改善,然而出院後她卻依然飽受嘔吐、腹瀉所苦,進一步檢查才發現鉀離子流失並非來自腎臟,竟是先天性巨結腸症引起,幸好治療後不再被虧「小腹人」。
中年婦突全身水腫、肝功能異常原來是續發性甲狀腺機能低下作祟
2024/9/755歲羅婦日前因莫名下肢水腫、體重增加,加上輕微呼吸喘急,連忙掛急診,抽血結果僅肝功能不正常,會診消化內科及心臟科醫師,揪出甲狀腺功能低下又轉掛新陳代謝科,這才診斷出是「續發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合併腎上腺功能低下,所幸經給予藥物治療後,水腫很快就消失,讓她不再腫歪歪,身材也變好。
腸病毒肆虐病童脫水暴瘦3公斤 母不捨「米其林寶寶少了一圈肉」
2024/9/6近來國小學童媽媽之間最流行的打招呼語,可能就是「你家孩子也中了嗎」? 原因是腸病毒邁入高峰期,學童因開學後交叉感染,導致患者人數突增,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便發現本週就診人數增加1-2成,其中有多位學童食慾差導致脫水嚴重,不得不住院治療,兒科醫師鄭詩橤表示,脫水會引發疲倦、嗜睡甚至昏迷等後遺症,家長務必觀察病程變化及適度補充水分,必要時儘速就醫治療。
中年婦治療甲狀腺亢進反倒變甲狀腺低下 原來是自體免疫疾病作祟
2024/8/2954歲陳婦去年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一年來定期服藥治療控制得宜,日前卻開始出現疲累無力、嗜睡等症狀,檢查後發現竟是嚴重甲狀腺機能低下(簡稱甲減),且膽固醇飆高,轉診深入檢查,確認是自體免疫作祟,才會由甲亢變成甲減,經改藥治療後精神變好,膽固醇也正常,讓她恢復健康找回好體力。
還沒搭機就出現「經濟艙症候群」?原來是沒乖乖服藥啦!
2024/8/27台中68歲廖經理多年前出現左腿輕度深層靜脈拴塞症狀,當時醫師建議服藥控制,但他沒多久就自行停藥,直到上月底要出國談生意,突然右腳麻木痠痛、腫脹,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就醫檢查赫然發現整條股靜脈幾乎都塞住,緊急安排手術抽吸出血栓後,總算順利出國拼業績,讓他嚇到直說:以後要聽話吃藥了!
快遞員狂搬供品「手痛到彎不了」 震波治療即時救援助恢復上工
2024/8/21正逢中元普渡,許多住家或公司都會準備豐盛供品祭拜好兄弟,網購業務量大增,42歲張姓司機本月初就開始加班送貨,不料上週右手外側突劇痛無力,甚至轉方向盤都力不從心,檢查發現是肱骨上髁炎作祟,考量近來業務吃緊,患者希望能盡快上班,建議採用震波治療後疼痛大幅降低,順利恢復上工繼續拼經濟。
中年男血糖飆高引發三多+暴瘦 胰島素針劑神助攻 遠離併發症
2024/8/1647歲鄭男去年查出糖尿病,但因身體無不適,所以沒有服藥治療,直到最近出現吃多、喝多、尿多以及暴瘦10公斤等症狀,看診後證實血糖值飆高,經給予口服抗糖尿病藥物治療,但血糖數值仍居高不下,於是建議改打胰島素,三個月後血糖總算控制在標準範圍內,改為口服藥幾個月後,血糖也持續穩定,讓他遠離高血糖併發症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