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中年婦突全身水腫、肝功能異常原來是續發性甲狀腺機能低下作祟
55歲羅婦日前因莫名下肢水腫、體重增加,加上輕微呼吸喘急,連忙掛急診,抽血結果僅肝功能不正常,會診消化內科及心臟科醫師,揪出甲狀腺功能低下又轉掛新陳代謝科,這才診斷出是「續發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合併腎上腺功能低下,所幸經給予藥物治療後,水腫很快就消失,讓她不再腫歪歪,身材也變好。
患者自述以往健康良好,唯獨6天前下肢先開始水腫,接著臉也水腫,自嘲照鏡子像豬頭,而且走路也有些喘,急診抽血結果,只有肝功能GPT 116升高(正常5-40),之後安排腹部超音波及心臟超音波檢查也都正常,再次安排抽血,結果「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偏低僅0.17(正常值0.34-5.6)、「游離甲狀腺素」free T4 也低到0.38 (正常值0.54-1.4),證實是「續發性甲狀腺低下症」。
患者旋即轉來新陳代謝科尋找原因,經過詳細內分泌功能檢查,又發現「促腎上腺皮質醇」(ACTH)及「皮質醇」(cortisol)明顯偏低,為續發性腎上腺低下,所幸其他另四種腦下垂體荷爾蒙都正常,碟鞍核磁共振掃描也沒有發現腦下垂體或下視丘病兆,因此診斷為腦下垂體荷爾蒙部分不足所引起的續發性甲狀腺及腎上腺機能低下,經給與皮質醇及甲狀腺素後,病患全身水腫很快就消失,總算找回正常體態。
臨床上引起水腫的原因主要為心臟、腎臟或肝臟疾病,以及身體白蛋白不足、淋巴管阻塞、藥物等為主,而甲狀腺低下引起的水腫算是比較少見,一般會引起甲狀腺低下的常見原因是原發性甲狀腺低下,如橋本氏甲狀腺或是甲狀腺手術引起,但前述患者則是屬於續發性甲狀腺低下,是腦下垂體的TSH分泌不足,進而造成了甲狀腺無法製造足夠的甲狀腺素。
原發性與續發性甲狀腺低下的區別是原發性甲狀腺低下free T4低或正常、TSH高,但續發性甲狀腺低下則是free T4低,而TSH 低或正常,值得注意的是,病患尚有續發性腎上腺低下,治療時須先給與皮質醇,之後再給與甲狀腺素補充。
至於前述病患的GPT肝功能指數升高,則是因為甲狀腺低下有時也會造成肝功能異常,一旦補充甲狀腺素後,肝功能也就恢復正常了。
提醒民眾,如果有不明原因的水腫合併肝功能異常,可以掛新陳代謝科諮詢,也許就是甲狀腺低下所引起的水腫,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找回健康的人生。(新陳代謝科/王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