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News輕忽心血管疾病 6旬翁主動脈剝離險猝死 置換人工血管救回一命
2022/2/23桃園市63歲蘇姓男子過年時到南投探親,不料餐敘時突急遽胸痛,「幾乎是從前胸痛到後背,根本說不出話」,家人見狀趕緊請求警方開道送到亞大醫院急救,檢查後發現是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所幸經緊急進行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宛若重生,呼籲有症狀要儘速就醫。
夫載孕妻遭追撞 機警醫師察覺胎心音減速 緊急剖腹產下健康男娃
2022/2/18懷孕36週的臺中市劉姓孕婦上週與丈夫出門上班,途中突遭機車追撞,造成手部骨裂及擦傷,緊急送醫後,腹中胎兒心跳雖然一度穩定,但機警的婦產科醫師卻觀察到寶寶的胎心率「波紋」似乎有微幅減速現象,研判是「後發型胎心率減速」,建議應緊急剖腹生產,所幸過程順利母子均安,順利解除危機。
年輕人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香腸指」滑手機超痛 嘆:快沒朋友了
2022/2/1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近來收治多位年紀不到卅歲的年輕患者,共同症狀都是皮膚有紅斑、脫屑等症狀,且經常復發難以根治,經醫師詢問其他部位異狀,不約而同表示單根手指或腳指也有紅腫,不僅走路困難,甚至「滑手機都會痛,都快沒朋友了」,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經用藥後總算逐漸克服惱人問題。
少婦鼾聲如雷害夫妻感情失和 止鼾器拯救婚姻 小兵立大功
2022/2/11台中42歲少婦鼾聲如雷,枕邊人有苦難言,夫妻為此數度冷戰,妻子只得私下就醫,經耳鼻喉科醫師安排「睡眠內視鏡」與睡眠生理檢查,確診為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元兇為口咽部呼吸道狹窄,轉由牙科醫師評估後,考量患者手術意願低,建議配戴止鼾器,果然改善打呼症狀,夫妻感情迅速回溫。
春節吃太好 高一男變「厚」了!兒科醫師提醒少吃多動才健康
2022/2/10林姓高一男每餐得吃一碗公(約3碗白飯)才有飽足感,家長原以為是發育期不以為意,不料體重一路逼近破百大關,抽血檢查更發現肝指數超標,原本春節前打算要多運動,但年節吃太好,回診時體重不降反增,經超音波檢查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醫師只得訂定鏟肉計畫,預防步上肝病三部曲的悲劇。
《我左眼看到鬼》真實版上演? 婦右眼黃斑部裂孔竟看不到人臉嚇出冷汗 超微創手術助恢復視力
2022/2/950歲陳女士最近因視力突然模糊,嘗試用右眼看人時,竟驚覺對方臉孔消失不見,宛如中間破一個黑洞,以為是碰到靈異事件,嚇得趕緊就診,經檢查確診為黃斑部裂孔,她一度不願接受手術治療,經苦勸提醒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失明,才終於接受超微創黃斑部手術,視力從0.1進步至0.7,讓她大鬆一口氣。
預防肌少症 飲食均衡+阻力訓練打下好「肌」礎
2022/2/3人體30歲之後的肌肉質量每10年流失3~8%,若沒有正視肌少症的問題,除了常見骨質疏鬆、體重上升等症狀外,跌倒、骨折及罹患代謝疾病機率會增高、活動力急速下降,因此建議除了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有氧運動外,也應該透過阻力訓練強化大腿肌、臀肌,預防肌少症上身。
老翁電鍋加熱透析液想取暖 醫警告:恐增加感染風險
2022/1/3070歲李伯伯執行居家手動腹膜透析(洗腎)多年,由於近來氣溫陡降,每當灌注透析液進入腹腔時,總讓他冷到皮皮挫,為此他突發奇想,竟用電鍋隔水加熱透析液,導致透析後腹疼痛,回診時告知醫師,醫療團隊遂指導改用「乾式加熱法」取代,讓透析液保持溫度在35-37度,終於解決肚子冷颼颼的困擾。
半癱婦肩膀痛「幾乎快放棄治療」 中西醫治療助提升生活品質
2022/1/2750歲陳女士因腦中風造成左側偏癱,上肢肌力3分,積極復健兩個月後因左肩疼痛開始排斥上肢復健,導致疼痛日益加劇,夜裡更抽痛難眠,經與醫師討論,決定在原本的西醫復健治療下搭配中醫針灸治療,經6次針灸治療後,大幅改善抽痛感覺,也提升接受上肢復健的意願,對復原之路更有信心。
男下背痛 嘆「走一步休息兩步」 電腦導航脊椎手術助順利行走
2022/1/26南部50歲王先生一年多來飽受下背痛、左小腿及足部麻痛,跑遍多家醫院仍未好轉,經輾轉至亞大醫院檢查後揪出麻痛原因,原來是腰椎滑脫及脊椎狹窄合併神經壓迫,才導致走路走不遠,生活大受其擾,所幸透過電腦導航脊椎手術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讓他笑說:「總算不用再走一步休息兩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