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最新消息
【感謝函】病人王OO家屬感謝骨科陳衍仁醫師及亞大醫療團隊的照顧
2021/12/10【感謝函】
家裡老人家前幾天因為去幫忙事情,腰部出了問題,
要她去有可以檢查的醫院看診,卻不聽, 說是到診所吃藥打針就好。
結果就拖了幾天,一直到受不了了才願意到可以檢查的醫院。
剛好想看的陳衍仁醫師有來亞大了, 就掛號在亞大,
到診時跟陳醫師說了經過, 然後陳醫師,林品瑢護理師,安排了相關檢查,
這期間的X光室的檢驗師,磁振造影的檢驗師,注射室打止痛的護理師,都非常幫忙,我去領藥劑時,
因為手機是關靜音, 檢驗那要通知我,我沒聽到,
林品瑢護理師還特意到藥局通知我檢驗那可以去了,趕快檢查,
這才可以讓陳衍仁醫師趕快看到檢查結果,
手術前的麻醉醫師,開刀房的醫護也都很幫忙。 手術後老人家就覺得好很多了。
陳衍仁醫師說要平躺4個小時就可以站/坐起來, 也提醒床頭如果要搖起來,頭一定要頂到床頭
(不能彎到腰傷處) 4個小時後老人家就下床去廁所,
走路時疼痛感減少非常多,一直說陳醫師厲害^^ 手術隔天陳醫師還自己來換藥查看傷口 ,
真的很感謝陳衍仁醫師的幫忙,謝謝~
也感謝醫師/護理師/檢驗師/傳送的幫忙, 祝平安健康,感謝!!
【感謝函】病人陳OO感謝核醫科放射師的安撫
2021/12/9【感謝函】
住院病人陳OO,在攝影時還是很擔心家中90幾歲的母親,
放射師在攝影過程中一方面留意影像品質,同時持續與患者聊天,
讓他能保持穩定的受檢狀態,完成作業,感謝!!
【感恩小故事-生之喜與死之慟的情緒衝突】病人對產房護理協助適時提供身心靈的照護
2021/12/8【感恩小故事-生之喜與死之慟的情緒衝突】
產房入住一位獨自前來引產的孕婦,懷孕18週、第一胎。
個案未婚,為外籍移工,來台灣才認識來自同國籍的現男友,
知道懷孕後皆定期產檢,因男友無法請假,故都是一個人前來醫院
就診。於懷孕17+週的例行性產檢時,經醫師檢查確認胎兒異常,
建議終止妊娠。產婦經三天的引產,娩出一女嬰,無明顯生命跡象。
和男友異地他鄉,相互扶持,雖然寶寶來的很意外,但給兩人帶來
共同創造美好家庭的憧憬,所以依照醫護人員的建議定時產檢,希望寶貝
可以安全順利的誕生,沒有想到與寶寶的緣分竟然這麼淺薄,雖然震驚與
不捨,卻仍然要在短短的三天與男友抉擇寶貝的生命終止。
住院3天期間,因疫情因素,無訪客,又言語不通,一切生活所需皆
需護理人員協助,同仁運用手機翻譯軟體,適時提供身心靈的照護。
抱著期待與欣喜之情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卻在經歷過漫長產痛之煎熬後失去孩子。
在一般的死亡情境中,係經由社會儀式來進行哀傷的過程,以
接納、支持、同理哀働者的方式,陪同共渡悲傷,但卻沒有任何
習俗或儀式,是為新生命死亡事件發生後的父母親所舉行。
感謝照顧病人的每位醫護人員,任何善意的言語,都能給病人更多的安慰 !
【感謝函】院內員工感謝保全的神救援
2021/12/7【感謝函】父親到院抽血檢查完成後,我陪父親在大門口等姊姊開車過來接,
老人家腰痠不耐久站,就將身體靠在牆上減輕不適,不過轉眼間,
就見保全同仁拿張板凳過來給父親坐著等。
感謝同仁能設身處地的替病人著想,為各自的職責而努力。
【感謝函】病人周OO感謝林志隆醫師、張淑惠護理長、羅椘雲與滕婉淇護理師的照護
2021/12/1【感謝函】
林志隆醫師醫術高超,對病人視病猶親,親切無比,門診超時服務病人,真令人感動敬佩。
張淑惠護理長工作態度嚴謹、認真負責。
羅椘雲與滕婉淇護理師工作專業度極高,對病人親切柔和,讓人感覺無比暖心。
再次謝謝所有亞大醫護團隊的照護,願大家永遠平安喜樂!
【感恩小故事-防疫甘苦談】 病人家屬感謝9A護理師們的協調,能順利進入病室安撫病人
2021/11/30【感恩小故事-防疫甘苦談】
9A-102病人因肺炎入住病房,因CXR肺炎改善不大,病患亦不願讓護理師抽痰,僅靠每日執行肺復原拍痰,導致遲遲無法出院,住院期間由外傭幫著看護,家屬常在護理站邊詢問病人情況,也一直很想進入病室探望,緊張及擔心顯現於外,後來有另一位從台北回來探視的女兒也來到病室,想勸導病人接受抽痰及治療,但當時疫情嚴峻,無法讓沒有作PCR篩檢的人進入病室,就在護理站邊與護理人員爭執不休,單位主管了解後,予以介入溝通,家屬也能體諒其同仁的苦心。
由夜班值護協調幫忙,待女兒作完PCR篩檢後,隨即進入病室安撫勸導病人!
【感恩小故事-老人照顧老人】病人與家屬感謝6A護理師們的協助
2021/11/29【感恩小故事-老人照顧老人】
6A病房收置一位患有失智症的爺爺,爺爺三不五時就會因為身體的不舒服來到醫院住院,而每次都剛好是住在6A病房,主要照顧者是他的太太,奶奶的年紀跟爺爺差不多80幾歲,因為爺爺失智的關係,24小時都需要有人陪伴在旁,因為失智症常常會讓爺爺走出病房就忘記自己住在哪間房、人時地常常搞不清,單位的護理師們,也因為這床病人是老人顧老人的狀況,所以大家都特別注意他們倆老在病房的情況,總擔心他們倆會不小心發生什麼意外。
而單位在照顧爺爺的這一段期間,每天都會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奶奶每天都會跟護理人員說,她要離開醫院回家一下,並請護理人員在她回家的這段時間,幫她看著她的先生,奶奶總說:小姐(護理師),我先生現在在睡覺沒什麼事,我回去一下下,等下就回來了。
可是奶奶每次說要回去一下,往往都很晚才會回到醫院,奶奶每次回來醫院都會帶一顆很大很紅的火龍果,默默放在護理師工作車上,那感覺像是奶奶用來感謝護理師替她照護爺爺的一個心意。
但其實,奶奶不知道護理人員為了照顧臨時沒有陪病者的爺爺,總是花費很多心力、很多時間,常常分身乏術,原因是,每次奶奶只要說她要回去一下後,不知道為什麼,爺爺的精神狀況就會特別好,一下說想坐輪椅走走、一要說要上廁所、一下說要躺床睡覺、這樣上上下下的,就這樣持續兩三天的某天,護理師問奶奶說:阿嬤,妳每次要回家都說回家一下下,啊怎麼都這麼晚才回來?
奶奶緩緩的說:沒有辦法,現在天氣很熱,我一定要回去我家的菜園澆菜巡視巡視,因為那片菜園是我跟阿公(病人)的生活費用來源,如果我不回去巡視菜園,菜如果死光光的話,我們倆就沒有收入了。
護理師又問:那妳家住哪裡?
奶奶說:我們家住很近,就住在亞大這邊,再過去一條橋就是隔壁的草屯,很近啦!
護理師說:聽起來感覺是蠻近的,但妳怎麼每次回去都這麼晚才回來?
奶奶說:沒有辦法!因為我都騎那個電動三輪車,油門催到底,最快來回也要一個多小時快兩小時…。
此時護理師頓時明白,原來奶奶每次說要回去,都是為了支持生活開銷的那片菜園,原來每日來回往返醫院的交通工具,都是騎著電動三輪車,難怪每次回去都這麼久才回來醫院。
護理師沒有怨言,每天持續這樣當著臨時保母的日常,有時如果病房湧入大量新病人時,就會動員當天所有的護理人員、單位護理長、專科護理師還有實習學生,大家分工輪流看顧著爺爺,一直到病人爺爺出院那天,阿嬤開心的推著坐在輪椅上爺爺,步出病房到護理站一一向大家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