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醫療新聞
News鏟屎官看過來!亞大研究:女性對貓狗皮屑過敏遠高於男性 醫籲:有狀況盡快就醫
2023/11/8中亞聯大醫療團隊分析近萬名患者血液過敏原,發現粉塵螨、屋塵螨、家塵的比例最高,螃蟹、蛤蜊、蝦子則是前三名最常見食物性過敏原,特別的是,各種過敏原比例均呈現男高於女,唯有「貓、狗皮屑」類,女性顯著高於男性,這項研究成果已獲發表在國際期刊,醫師提醒,過敏嚴重恐致命,務必儘速就醫為宜。
「鮭魚色紅疹」上身! 醫抽絲剝繭揪出成人史迪爾氏症
2022/5/11家住南投的37歲小惠,日前因為發燒畏寒將近兩、三個禮拜,身體四肢還出現鮭魚色斑丘疹,吃了抗生素和退燒藥後,依然沒有改善,一度擔心自己罹患新冠肺炎,經轉介到院,在醫師抽絲剝繭之下,確診為罕見「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所幸定期服藥後,症狀大幅緩解,讓她開心直說:可以出門見人了!
年輕人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香腸指」滑手機超痛 嘆:快沒朋友了
2022/2/1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近來收治多位年紀不到卅歲的年輕患者,共同症狀都是皮膚有紅斑、脫屑等症狀,且經常復發難以根治,經醫師詢問其他部位異狀,不約而同表示單根手指或腳指也有紅腫,不僅走路困難,甚至「滑手機都會痛,都快沒朋友了」,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經用藥後總算逐漸克服惱人問題。
類風濕性關節炎害婦「瓶蓋轉不開」 把握治療黃金期免受失能之苦
2021/10/8台中63歲馮女士四年前出現手部關節及頸部不適、容易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無法轉門把、開瓶蓋,赴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幸發現得早,透過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一年後病情得以控制;無獨有偶,66歲李女士10年前發病,起初使用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卻仍有發炎反應,改透過健保申請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終獲得控制,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列入全民健保重大傷病,若無好好治療,可能造成失能、縮短平均壽命,不可不慎。
擔心過年一雙玉手洗成富貴手?醫提醒:使用保濕品有效護手
2021/2/14過年招待親朋好友餐敘,結束後總有洗不完的碗,再加上武漢肺炎肆虐,民眾除了每天使用洗碗精洗碗外,有些還會用含酒精成分的乾洗手消毒做好手部衛生,多日下來,皮膚敏感者會出現嚴重富貴手或接觸性皮膚炎症狀,醫師提醒,年節頻繁用水洗手後應塗抹護手霜保持手部滋潤,降低引起富貴手機率。
皮蛇纏身延誤治療後遺症多 醫:「有症狀就要把握黃金期儘速就醫」
2020/7/8亞大醫院近來收治多位皮蛇患者,85歲柯爺爺因腰痛心情煩悶,左腿出現大面積紅疹水泡,另名65歲張伯伯右臉頰莫名腫痛,刷牙漱口時水從右嘴角流下,還有50歲蔡女士頭痛一週後,左臉開始出現紅色水泡,三人赴醫檢查均確診為帶狀皰疹,經藥物治療後順利恢復,醫師提醒有症狀務必盡快就醫,避免後遺症。
防疫戴乳膠手套致過敏 少女玉手紅腫又發癢
2020/5/828歲小婷為某醫院行政人員,為配合政府防疫,於民眾進入醫院前,需在大門篩檢站協助插健保卡查詢旅遊史,因全程需配戴乳膠手套,每當值班時,不時眼睛癢、流淚和打噴嚏,值班後手部也出現紅腫發癢情形,令她苦不堪言,就醫後透過藥物治療,以及內層穿戴吸汗材質手套後,小婷總算緩解乳膠過敏之苦。
7旬爺背部水疱潰瘍猶如「被火紋身」 竟是罕病「天疱瘡」惹禍
2020/1/31南投70歲吳爺爺日前全身長水疱,由頸部、前胸、耳後、後背開始,再蔓延至上下肢,原本以為是天氣寒冷導致皮膚乾癢,便自行塗抹藥膏減緩症狀,沒想到破掉後引發潰瘍,宛如大面積燒燙傷般駭人,就醫經血清檢查,發現血清中有對抗表皮細胞連結因子的自體抗體,而確診為罕病「天疱瘡」,經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總算恢復光滑健康的皮膚,皮膚疼痛感逐日降低。
冰雪奇緣真人版!少婦患「冷凝球蛋白血症」 遇冷四肢降溫如急凍
2019/12/13台中市35歲郭姓少婦每當遇到寒流或氣溫下降,四肢常會出現僵硬、冰冷症狀,雙手更是慘白毫無血色,原本以為只是血液循環差,不以為意,沒想到日前右半邊臉頰竟然也面癱,趕緊到醫院就醫,經仔細檢查後確診為「冷凝球蛋白血症」,給予藥物治療後已無大礙,醫師提醒應注意保暖,有異常狀況應盡快就醫。
嗨過頭!中秋烤肉狂喝啤酒、含糖飲料 門診痛風患者多兩成
2019/9/2756歲許先生本身有痛風病史,日前一連參加多場秋節烤肉活動,雖然他對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保持禁口,但仍狂喝含糖果汁、啤酒助興,以為「可以補充纖維素兼降低痛風風險」,不料中秋節過後,痛風還是發作,就診後經醫師解說才恍然大悟:「原來含糖飲料與啤酒會延緩尿酸代謝,根本就是痛風製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