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醫療新聞
News「寶寶呼吸道敵人」漸發威 醫師籲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2020/10/30近來許多幼童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家長以為是秋冬氣溫陡降,罹患一般感冒或A、B型流感,但亞大醫院兒科醫師卻發現,2歲以下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2成,因該病對於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而言恐有致命危機,提醒家長切莫輕忽。
34歲大學宅男教師罹三高未追蹤 拖到下肢水腫倦怠 現賴洗腎維生
2020/10/28台中34歲王姓大學助理教授,三年前檢查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卻未定期追蹤,直到近日發現下肢水腫、倦怠、食慾下降等症狀,甚至下課後開車停紅燈也能「秒睡」,赴醫檢查才發現是慢性腎衰竭合併代謝症候群及睡眠呼吸中止症,雖配合醫囑積極治療,但腎功能已受損,如今只能懊悔忽視身體警訊。
你不孤單!全國第一個「脊髓空洞症」罕病協會成立 亞大名醫經手300案例 立志扮演病友推手 助看見希望看到愛
2020/10/25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診斷不易且治療困難,患者常錯過治療黃金期,行醫廿年來手術案例超過150例的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率先成立「愛相髓脊椎神經病變關懷協會」,藉由與各國醫師跨國交流最新治療方式,同時也爭取國內就醫保障,矢言扮演病友推手,不停歇譜寫人生樂章。
切除顱顏皮膚癌術後免植皮 亞大醫巧手「修修臉」獲刊登國際期刊
2020/10/23亞大醫院近來陸續治療多位顱顏部位罹患惡性皮膚癌的高齡長輩,考量患者年紀偏大且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一旦術後採用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困難度較高,醫療團隊改以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輔以仔細照料促進傷口順利癒合,門診追蹤也未復發,上述成果獲發表於顱顏外科權威期刊「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與全球醫界菁英共同分享台灣成功手術經驗。
治病也治心!正妹護理師巧手製國旗 為愛國退休師復刻升旗典禮
2020/10/21南投75歲白姓退休師因腹主動脈瘤緊急住院,經醫護悉心照料2個多月後狀況好轉,日前恰逢雙十國慶,護理師陳俞廷隨意一句「老師,今天是國慶日,您想參加升旗典禮嗎?」,患者聽了頓時精神大好頻頻點頭,於是她巧手製作國旗,再用點滴架模擬「升旗大典」,果然讓老翁笑得合不攏嘴,也激起復健動力,也讓親友感動直誇「人美心也美」!
8歲男童磁鐵吞腹險腸穿孔致命 醫籲幼童務必遠離磁性小玩具
2020/10/16台中8歲王小弟連續七天反覆出現嘔吐、肚子痛等症狀,起初媽媽以為是腸胃炎,先至診所求診,吃藥後卻不見效,再赴醫院透過X光檢查,赫然發現大腸竟有多個磁鐵條和鐵珠已連成一排,導致腸道壁整層發炎且形成廔管,經緊急安排手術取出後,才免於罹患嚴重併發症,幸運撿回一命。
絲瓜變苦瓜?老翁腹瀉多日 小心葫蘆素惹禍
2020/10/14台中79歲吳伯伯在自家田裡採絲瓜自用,日前收成後下廚烹調,不料絲瓜吃起來帶有苦味,老翁捨不得浪費食物,忍著苦吃完整條絲瓜,竟連續三天腹瀉脫水,整個人幾乎瘦一圈,家人見狀送往急診,確診為「絲瓜葫蘆素中毒」,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後症狀終於改善,醫師提醒:「絲瓜有苦味就要小心葫蘆素,並提高警覺!」
手指頭「吃蘿蔔」延誤就醫伸不直 系列式副木改善關節攣縮
2020/10/915歲王同學打籃球時手指「吃蘿蔔」,造成小指近端關節脫位,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發現小指遲遲無法伸直,疼痛感依舊,影響手部功能,受傷超過一個月才就醫檢查,結果小指近端關節已屈曲攣縮,所幸透過伸展牽引、關節鬆動術、系列式副木(Serial Splint)治療兩個月後,王同學小指終能順利伸直,繼續馳騁球場。
脊傷男左手劇疼多年 嘆「每天都沒睡飽」 脊髓刺激療法助減緩疼痛
2020/10/837歲賴先生十多年來飽受脊髓空洞症所苦,四年來歷經三次手術,雖然改善左手無力症狀,但卻經常痛到無法成眠,導致精神狀況不佳,接受多種治療均不見效,所幸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治療後,疼痛指數從10分降至3分,睡眠品質也大幅提升,令他開心:「終於能一覺到天亮了!」
8旬嬤骨質疏鬆 小摔竟骨折 髖關節置換術助恢復好腳力
2020/10/7台中85歲黃阿嬤早年就曾被告知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因平時並無症狀,阿嬤不以為意,直到日前下床時不慎滑倒,臀部著地造成髖部劇痛,老人家每天強忍疼痛足不出戶,但家人堅持送醫,確診為「股骨頸骨折」,透過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後順利行走,並配合「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恢復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