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復健部文章
鋼鐵人輔具協助復健 提升中風患者身體功能(復健部)
2021/10/14「外骨骼機器人」變身復健幫手 助中風婦能走也能握筆 亞大醫院「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成立 脊傷、腦傷患者盼自立
2021/10/1台中47歲林女士年初因腦中風導致右側偏癱、全身癱軟無力,住院期間先接受傳統高強度復健治療,提升到能進行簡單動作,但上下肢動作仍不協調,醫療團隊安排出院後持續透過「外骨骼機器人復健訓練」,穿戴有如鋼鐵人般的輔具,一個月後行走能力提升,手指也能進行簡單抓握,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手部術後疤痕沾黏難屈難伸 組織按摩鬆動術助放鬆肌筋膜
2021/9/2319歲林同學因車禍導致右手二、四、五掌骨骨折,術後因手部背側疤痕組織過於緊繃和沾黏,導致手部伸展和彎曲動作受限,連拿杯子喝水或用鑰匙開門等簡單動作,都會感到痠痛不已,症狀日益惡化,令他相當苦惱,經透過「組織按摩鬆動術」,有效放鬆肌筋膜及提升關節活動度,一舉解決手部卡卡問題。
建築工患五十肩痛到「含淚上班」 中西醫合療助恢復工作效率
2021/9/10台中55歲許先生經常需要操作大型機具,經年累月的操勞,導致肩關節活動疼痛、手臂外展角度受限,每天都忍痛上工,赴醫檢查確診為五十肩,透過肩關節囊擴張術及中醫針灸治療後,原本打方向盤、操作排檔相當吃力,治療後感到手臂「鬆」,且可以繞到背後,讓他鬆一大口氣,不必含淚賺錢了!
中風翁行動不便心裡苦 改良式足步矯具助提升行動力重拾自信
2021/8/870歲林伯伯熱愛登山,無奈年初中風後因肢體動作受限,變得不愛活動,加上心情鬱悶,生活彷彿僅剩輪椅,不僅身體機能退化,生活圈也日益狹窄,家人擔心長輩意志消沉,所幸經職能治療師協助製作改良式足部矯正輔具,順利提升林伯伯的行動能力,也能自行到戶外散步活動,找回遺失已久的笑容。
停課延長爸媽崩潰蓋罰站樓 可善用情緒光譜和創意 拉近親子關係
2021/7/7受疫情影響,全台幼托園所持續停課,4歲「小羽」自停課在家,因無處消耗體力和探索學習,每天都挑戰父母忍耐極限,親子衝突戲碼天天上演,爸媽崩潰怒蓋「罰站樓」。復健科醫師建議,以認知/知覺功能為基礎,輔以感覺動作,善用家中物品和發揮創意,能促進親子互動學習,讓彼此關係更緊密。
女老師罹五十肩影響日常生活 中西醫合療助不再「肩」苦
2021/4/440歲張女士為小學老師,因長期寫板書,右肩偶爾感到疼痛,過年期間忙著煮飯、大掃除,年後發現右肩無法上舉,除了影響工作外,連梳頭髮、穿脫內衣等簡單的日常動作也無法執行,令她相當困擾,透過「中西醫合療」兩週後,疼痛程度逐漸減輕,右肩上舉也能貼近耳朵,終讓她大鬆一口氣。
中西醫合療搭配復健運動 5招助加速改善五十肩
2021/4/4五十肩的患者因肩膀疼痛,使得日常生活動作受限,進而影響生活品質,通常患者接受中西醫合療後,後續仍必須搭配復健運動,才能獲得良好治療效果,而復健運動的重點在於伸展肩關節,提升關節的活動度,並有助於減輕疼痛,民眾平時也可以透過肩部的復健運動,預防五十肩發生。
小編左手車禍「不舉」難打字 可拆解動態副木助修復受損橈神經
2021/4/333歲廖小姐從事網路行銷工作,去年11月因車禍導致左手肱骨骨幹斷裂,伴隨橈神經受損,術後肱骨雖順利復位,但左手卻呈無力下垂狀,連鍵盤都無法按,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經利用「可拆解組合式動態副木」,配合職能治療復健計畫,3個月後手部功能大幅提升,順利回工作崗位,繼續與粉絲互動。
家長注意!小五女童長期肩頸僵硬、腰酸背痛 原來是脊椎側彎惹禍
2021/3/3台中黃姓小五女童常向父母抱怨肩頸僵硬、腰痠背痛,父母原以為是上體育課過於痠痛,起初只貼藥布,症狀嚴重時則選擇民俗療法治療,幾個月下來症狀時好時壞,直至在學校接受健康檢查時,醫師發現脊柱有不正常彎曲現象,安排到醫院複診,確診為功能性脊椎側彎,經安排物理治療後終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