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訊息
骨科文章
婦髖臼發育不全被笑「走路像素還真」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重現自信
2019/8/9台中59歲周阿姨年輕時走路經常感到雙腿無力、搖搖晃晃,造成腰部、鼠蹊、膝蓋不適,雖因不影響生活,但總被笑說「像素還真走路」,直到去年雙腿開始疼痛,導致無法久走,更影響工作表現,赴醫檢查確診為兩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併嚴重髖關節炎,經兩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後,症狀終大幅緩解。
免開刀也能治療疼痛 醫師提供五招遠離「痛痛人」
2019/5/25人體關節因受傷、老化或過度使用,往往會伴隨著疼痛,例如韌帶肌腱發炎、一般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等,都是骨科常見疼痛原因,但當疼痛感出現時,如經醫師評估未達手術標準,患者可考慮下列五種止痛方式,根據自身患部嚴重程度及經濟狀況評估選擇,盡快遠離「痛痛人」陰霾。
婦人先天髖臼發育不全 機器人手術上場修復 婦:「不用拿柺杖真好」
2019/3/13台中54歲吳女士因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導致髖部疼痛,近來更因長短腳越來越明顯,疼痛益形加劇,尤其她生性愛美,不想拿拐杖出門,無形中增加跌倒風險,不得不赴醫求救,幸好醫療團隊透過「MAKO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除減少疼痛,也無須仰賴助行器,讓她感動說:「能正常走路好幸福」
早餐店女廚肩痛無力翻鏟 「連煎蛋都會痛」 竟是旋轉肌袖撕裂作祟
2018/12/1265歲蘇太太經營早餐店逾30年,因長期使用手臂、肩膀翻動鍋鏟,近半年來感到肩膀隱隱作痛,不僅沒力氣拿鍋子,晚上更痛到睡不著,自嘲「連煎蛋都難」,赴醫透過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如袖子般的筋膜破洞,確診為「旋轉肌袖撕裂」,透過手術「補洞」後,大幅緩解疼痛,醫師則建議配合復健三個月,才有機會痊癒。
使用「長高貼片」就能繼續增高?醫斥:假的啦!
2018/11/22近來網路瘋傳一款宣稱獲得日本專利認可的「長高貼片」,誇口只要睡前貼在左右膝蓋上,「使用3個月即可長高13公分」,讓許多恨不得二次發育的「哈比族」趨之若鶩,但醫師駁斥,男性在20至25歲、女性在18至20歲左右,骨間細胞就會停止分裂,一旦生長板閉合,就無再長高的可能性,「成長貼片根本是無稽之談」。
物流士患血友病 膝蓋內出血疼痛變形 膝關節置換術重拾職場自信
2018/8/7台中35歲張先生從小被診斷罹患血友病,目前從事物流配送工作,雖有定時接受血友病治療,但右膝關節仍感到疼痛、腫脹變形,且嚴重影響工作,赴醫檢查診斷為嚴重的血友病膝關節病變,經接受右側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並透過血友病中心團隊悉心照料,術後右膝關節不再疼痛,也重回工作崗位,找回自信。
董娘天生長短腳 不堪久站「痛到要命」 關節置換術助正「長」人生
2018/4/19台中58歲徐姓董娘經營傳產有成,但因先天長短腳使得腰部、鼠蹊、膝蓋常不舒服,去年初甚至痛到無法蹲下取物,即便嘗試整脊、按摩、拉筋等均不見效,赴醫檢查確診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經「MAKO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症狀大幅緩解,讓她感嘆:「就算有錢沒有健康,也無法享受人生啊!」
寒流到 熱血男大生暖身不足前十字韌帶斷裂 重建手術助重返球場
2018/2/6台中22歲林同學熱愛打籃球,但近來寒流來襲,林同學下場前沒做好暖身,當跳投落地的那一剎那,只聽見右膝蓋「啪」一聲,接著跪在地上痛到站不起來,經就醫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前十字韌帶竟完全斷裂,所幸透過「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保住運動生涯,不過需經休養一年,才能再度返回球場。
長輩關節痠痛宛如「人體氣象台」醫師籲:適度運動以免肌肉萎縮
2018/2/4隨著氣溫不斷探低,門診近來也出現爆量年長患者,主訴多半圍繞著「關節痠痛」打轉,經X光檢查後,發現泰半都有關節退化症狀,宛如「人體氣象台」,一旦長者又疏於治療或保健,長期累積結果,肌肉勢必逐漸萎縮,屆時就算更換人工關節,恐怕也只治標而無法治本,無法享受晚年自在生活。
施比受更有福 亞大醫院傳愛到內蒙古
2017/11/2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團隊今年6月與「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合作,赴內蒙古參加「海峽兩岸脊椎疾病交流會」,除提供內蒙古居民醫療援助外,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更示範內視鏡手術,期盼透過與當地醫療人員交流,播下「善」與「愛」的種子,讓居民未來都能獲得更佳的醫療照護,遠離病痛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