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關於癌症中心
Feature特色介紹
台灣癌症發生與死亡人數年年攀升,平均每5分鐘就有人罹患癌症。而許多癌症是可透過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本院積極於各種癌症篩檢的推動,希望藉由預防的觀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本院成立多專科醫療團隊,整合各專科醫師的專才,透過多專科溝通聯繫與有效地運用資源,並透過個案討論方式為各種癌症個案制訂個人化的治療計畫,做適切治療計畫安排,以提升癌症整體治療及照護品質。其成員包含內、外、病理、放射診斷、血液腫瘤、安寧照護等多科醫師及個案管理師、護理、社工、營養及心理師等人員,以多專科團隊合作的模式,並結合中醫科共同照護,依據病患期別、體能及經濟等狀況給予不同的個別性治療與服務,期望從診斷到治療,從早期至末期的病患,都能接受適切的醫療服務,讓病患對於癌症不再是絕望及恐懼,除了提高存活期,更能提供有品質、有尊嚴的治療環境。
團隊介紹與成員
肺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戴芳銓醫師
胸腔內科:黃建文醫師、戴芳銓醫師、林育生醫師、陳鈴宜醫師、夏德椿醫師
胸腔外科:劉柏毅醫師、呂庭聿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夏瑋澤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婦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葛裕民醫師
婦科:葛裕民醫師、洪耀欽醫師、陳泰昌醫師、高惠芬醫師
放射腫瘤科: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廖延修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頭頸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田輝勣醫師
耳鼻喉科:田輝勣醫師、黃純惟醫師、許哲綸醫師、徐俊傑醫師、花俊宏醫師
整形外科:鄭旭棠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廖延修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淋巴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黃文豊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葉士芃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許正男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乳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吳聰明醫師
乳房外科:吳聰明醫師、溫義煇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
放射腫瘤科: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肝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陳政國醫師
胃腸肝膽科:陳政國醫師、林佑達醫師、陳家禹醫師、江承源醫師 、許樹湖醫師、曾晟恩醫師、林賢平醫師
一般外科:吳聰明醫師、溫義煇醫師、葉俊杰醫師、林裕強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許正男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大腸直腸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江驊哲醫師
大腸直腸外科:江驊哲醫師、林敬淳醫師
胃腸肝膽科:許樹湖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林振源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宋昌育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泌尿道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石欣衛醫師
泌尿外科:石欣衛醫師、蕭子玄醫師、邱鴻傑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葉士芃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陳政弘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食道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劉柏毅醫師
胃腸肝膽科:陳政國醫師、林佑達醫師、陳家禹醫師、江承源醫師 、許樹湖醫師、曾晟恩醫師
胸腔外科:劉柏毅醫師、呂庭聿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林振源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許正男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胃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成員
負責人:陳家禹醫師
胃腸肝膽科:陳政國醫師、林佑達醫師、陳家禹醫師、江承源醫師 、許樹湖醫師、曾晟恩醫師
一般外科:吳聰明醫師、溫義煇醫師、葉俊杰醫師
血液腫瘤科:黃文豊醫師
放射腫瘤科:王博民醫師、鍾娜娜醫師、吳偉榤醫師
放射診斷科:許正男醫師
病理科:陳宗偉醫師、徐雍智醫師、曾冠欽醫師
無菸暨無檳醫院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死因統計,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高居男性腫瘤死亡原因第4位(2017年發表)。在台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佔所有男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4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70歲之間。由於口腔癌發生及死亡個案之年齡中位數分別為55歲及58歲,為男性青壯年時期,仍為家庭經濟重要成員,若罹病對家庭及社會的生產力將造成有很大的衝擊。
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病變有密切的關係,其中嚼食檳榔、抽菸及喝酒更是口腔癌常見的三大高危險因子,為推動本院預防醫學之醫療政策,除推廣口腔癌篩檢,更透過營造無菸暨無檳就醫及職場環境,衛教高危險族群戒除菸檳習慣,落實健康促進及疾病篩檢,進而降低口腔癌發生及死亡率!
本院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並遵守「菸害防制法」之規定,提供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以維護並促進員工、病人與社區民眾之健康。本院宣示積極投入菸檳害防制工作,並於院區環境內全面禁止吸菸檳,且不接受菸商贊助,給員工、病人及社區民眾一個清新、安全與健康的空間。
無菸暨無檳政策
(一)於院內各出入口明顯處張貼清楚醒目之禁菸檳標誌。
(二)全院性文宣作業宣導:張貼戒菸檳門診服務公告、菸檳害宣傳海報、標誌及[拒吸二手菸]、[於禁菸場所吸菸,將依法處新台幣兩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等標語。
(三)病人住院須知明定本院為無菸檳環境。並納入住院環境介紹事項。
(四)需定期檢查院內所有區域,不得提供任何吸菸相關器物(如:菸灰缸、打火機、熄菸筒、熄菸水杯及嵌入式熄菸皿等),包含主管辦公室、會客室及休息室等。
(五)透過院內、外網站公告及宣傳無菸檳政策。
(六)錄製戒菸檳衛教影片並於院內大電視牆循環播放。
衛教專區
戒菸、戒檳服務
1.戒菸門診
2.戒檳服務: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樓 癌症篩檢站
3.戒菸戒檳專線
戒菸專線(04)37061668分機1056
戒檳專線(04)37061668分機1043
4.口腔黏膜篩檢服務
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有嚼食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或18歲以上有嚼食檳榔(含已戒)之原住民,每二年一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可至本院一樓癌症篩檢站洽詢。
相關資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