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三高翁嚴重蛋白尿合併全身水腫排糖藥神救援 助擺脫「腫歪歪」
80歲陳姓老翁有多年三高疾病,日前因全身水腫來門診就醫,先安排抽血及小便檢查,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合併腎病變症侯群,評估後,給予排糖藥(SGLT2 抑制劑)及利尿劑,兩週後全身水腫消失,白蛋白尿指數也大幅下降,讓他不再「腫歪歪」不敢出門,也遠離洗腎風險。
患者自述有糖尿病30年,此外也有多年的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目前打胰島素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5-7.9%,高血壓及高血脂也都有定期服藥。
但這2個月來兩腳突然開始水腫,接者雙手及臉也都水腫,而且小便也變少,之前曾到醫院治療,醫師說水腫是小便蛋白尿太多,血中白蛋白低所造成的,當時僅給予利尿劑,服藥後水腫只是稍為改善,後續也曾看過中醫,但全身依舊水腫,而且小便少、泡泡很多,經朋友介紹,轉診來新陳代謝科門診。
於是安排抽血及小便檢查,結果飯前血糖174,血中肌酸酐Cr 1.6 ( 正常 0.7-1/3), 腎絲球過濾率GFR 42(正常>60),白蛋白2.0(正常3.5-5.7),驗尿更顯示有嚴重的白蛋白尿7384 (正常<30),診斷為第3期糖尿病腎病變合併腎病變症侯群,當下除了給予利尿劑外,決定再加上排糖藥,結果兩週後回診,患者全身水腫明顯消失,3個月後小便白蛋白尿也降至2526,最近一次回診,小便白蛋白尿還降至82,而肌酸酐為1.4,病情十分穩定,總算不再腫歪歪,也脫離洗腎風險。
根據官方統計,目前國內約有220萬名糖尿病患者,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而死亡,而糖尿病腎病變更是造成洗腎及死亡的最大原因,以往治療糖尿病腎病變為主要為低蛋白飲食,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但是還是有不少糖友會進展到尿毒症而必須終身洗腎。
本案例老翁服用的排糖藥,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降血糖藥,於2015年上市,通過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再吸收,讓多餘糖分隨尿液排出體外,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除了控糖成效良好外,還能降低3至4成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因心臟衰竭導致住院的機率及保護腎臟,預防延緩腎臟惡化的效果,。
提醒糖友,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不再是單純降血糖而已,更必須加強心腎等器官的保護,排糖藥能保腎護心,減輕體重,單獨使用幾乎不會發生低血糖,可說是糖尿病治療的新利器,糖友如果要瞭解自己是否適合排糖藥的使用及服排糖藥的注意事項,可以到新陳代謝科諮詢。(新陳代謝科/王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