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春假病毒齊發旺季注意嬰幼兒「哭卻沒有眼淚」 醫籲口服疫苗保平安
春天是病毒性腸胃炎肆虐旺季,引發症狀包括嘔吐、腹痛、腹瀉、發燒頭痛及肌肉痠痛等,雖然嬰幼兒急診重症比例不高,但年紀較小或抵抗力較弱的病患,仍有可能因脫水脫到「哭卻沒有眼淚」而住院,提醒春假即將啟動,恐是另波感染高峰,呼籲家長幫6個月以下嬰兒安排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疾管署日前分析今年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為近5年最高,其中,「病毒性腸胃炎」是主要元兇之一,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就是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唾液、嘔吐物、排泄物,或被病毒汙染的食物、飲料等,再經口攝入而致病。
陳德慶指出,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前兩者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有時也會因氣候關係往後遞延,而腺病毒則是整年都會發生,其中,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甚至痙攣等,至於諾羅病毒則是各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尤其好發於學校、醫院、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
由於嬰幼兒甚至學齡前兒童往往無法明確表達身體異狀,家長多半只能透過症狀察覺,但因病毒傳播速度快,等到發現時再送醫,往往已經症狀顯著,讓家長們看著小寶貝瘦了一圈而傷透了心。
陳德慶強調,目前並沒有殺死病毒的特效藥,所幸只要沒有併發症,大部分病人多會在1-3天好轉或痊癒,因此治療病毒性腸胃炎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也就是適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同時給予藥物來緩解症狀,萬一病人因持續嘔吐或疼痛不適等原因而無法或不願進食,或是有脫水的徵兆,例如嘴唇皮膚乾燥、哭卻沒有眼淚、沒有小便、活力很差等,就需要盡快到醫院打點滴。
陳德慶也呼籲,下週是春假出遊旺季,也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另一波高峰期,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環境消毒和手部清潔,避免生食以減少吃到被汙染食物的機會,尤其要使用濃度較高的漂白水(酒精無效果)才能確實殺死病毒,至於已經生病的患者如果出現意識不清、頸部僵硬、肢體無力,甚至抽搐等症狀,一定要馬上送急診就醫,後續也要做好自我隔離,等到症狀解除48小時後再恢復上班上課。
陳德慶呼籲,目前輪狀病毒已有自費的口服疫苗可以預防,且疫苗防護力高達9成以上,但只限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以接種,家中若有嬰兒還未接種,請向兒科醫師詢問。
►自由時報 :醫︰病毒性腸胃炎蠢動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自保
►中時電子報 :男嬰染腸病毒脫水哭不出眼淚!醫師憂下波感染高峰 籲家長做1事
►TVBS新聞網 :近5年最兇腸病毒!5徵兆快就醫 再拖恐脫水「痛哭無淚」
►三立新聞網 :嬰兒「哭卻沒有眼淚」 醫籲:好嚴重的症狀!趕快吃疫苗保平安
►華人健康網 :病毒性腸胃炎害嬰幼兒脫水「哭卻沒眼淚」!醫籲:口服疫苗保平安
►HEHO健康網 :連假小心病毒性腸胃炎高峰!6 徵兆快就醫 孩子「哭卻沒眼淚」嚴重脫水
►匯流新聞網 :發病脫水「哭卻沒眼淚」 兒醫警告:下週春假恐病毒性腸胃炎高峰!
►人間福報 :春假病毒齊發旺季 醫籲幼兒口服疫苗保平安
►暢新聞 :春假將至!病毒性腸胃炎高峰期警惕嬰幼兒脫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