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流感、新冠肺炎夾攻? 醫師呼籲疫苗+快篩雙管齊下保平安
隨著各國鬆綁邊境檢疫,出境與入境隔離天數即將大幅度縮短,國人已迫不及待規劃出國旅遊,預期明年寒假會有一波出國潮,但疾管署監測發現從9月份開始,陸續出現流感案例,暗示流感的流行季恐提早報到,一旦冬天到來,情勢將會更加嚴峻,民眾該如何因應新冠肺炎病毒及流感病毒的雙重夾攻呢?
根據專家們預測,新冠肺炎BA.5病毒株可能得延續到明年一月才會慢慢趨緩,然而今年秋冬卻有可能是「流感大年」,所以極有可能會同時受到兩種病毒的威脅,一旦感染兩種病毒,疾病的嚴重程度會增加30%,屆時病患需要加護病房以及使用呼吸器的比例會急速上升,儘管目前才要邁入10月,距離流感的高峰期還有1到2個月的時間,但不少醫院的小兒急診人數已經攀升,家長切末輕忽大意。
為何沉寂了兩年的流感在今年反撲呢?原因在於過去這兩年因為口罩政策,流感的感染確實明顯變少,只是隨著時間過去,不少民眾體內的抗體反應正慢慢地衰退,加上各國入境政策普遍採取與病毒共存不再封鎖,流感勢必會在各國流竄互通引起大流行。
至於民眾要如何區分流感或新冠的感染症狀?其實流感以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症狀在疾病初期非常相近,皆容易有高燒、喉嚨痛、肌肉痠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但流感不太會有失去味覺或嗅覺,若要準確區分流感或新冠肺炎,建議有上述症狀,可以接受2種快篩檢測,一旦確診為流感陽性,會給予克流感治療,有效緩解流感所帶來的不適以及減少流感的併發症。
此外政府每年10月都會提供公費流感疫苗予民眾接種,雖然無法百分之百預防流感,卻可以減少流感所引發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另外,不少民眾容易將流感與一般感冒混淆,誤以為接種了流感疫苗就不會感冒,其實不然,流感病毒和一般感冒病毒並不是相同的病原體,呼籲符合流感疫苗接種的對象應盡早接種,若尚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民眾,也可以選擇兩種疫苗同時接種,並不影響疫苗的有效性或安全性。進出公眾場所也要戴口罩勤洗手來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