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7旬翁「全身軟趴趴」動不了 原來是缺乏維生素D3 惹的禍
台中76歲謝伯伯本身有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平常看診時活力十足,但他最近回診常抱怨「全身軟趴趴、沒力氣」,連出門買早餐都力不從心,深怕是病情惡化,經檢查發現是維生素D3缺乏造成的鈣磷低下,於補充非活性維生素D3,以及適度到戶外曬太陽後改善許多,笑說:「又活過來了」!
謝伯伯走進診間時有氣無力,主訴「最近都覺得肌肉沒力量」、「走沒幾步路就覺得累」,比起過去活力十足的樣子相差甚大,自己很擔心是不是腎功能惡化,經抽血檢查,發現血液中的鈣(6.7mg/dL,正常8.5-10.0)跟磷(2.1mg/dL,正常3.5-5.5)偏低,副甲狀腺輕微上升(180 pg/dL,腎友標準值150-300),25-(OH)- D3超低只有5ng/mL(正常大於30),一問之下伯伯才說,疫情因素不敢出門,且因自己腎臟病限制飲食,以致於體內維生素D缺乏。
飲食攝取或是陽光日曬產生的膽鈣化醇 (Cholecalciferol),會至肝臟產生25-(OH)- D3,接著通過腎臟產生1,25-(OH)2- D3,而1,25-(OH)2- D3就是俗稱的活性的維生素D,能夠作用在小腸,腎臟,以及骨骼提升體內鈣跟磷濃度。
維生素D3缺乏很難直接發現,往往通過發現鈣磷低下且副甲狀腺機能無亢進時,進而檢查25-(OH)- D3發現過低加以診斷。一般人正常飲食不大會有維生素D缺乏症,但是像是長輩,肥胖,或是日照不足的人比較會發生。另外一種就是腎臟病患者,由於腎臟病緣故飲食必須限制蛋白質以及磷攝取,如果像謝伯伯一樣又足不出戶幾乎沒有日照,往往會造成內生性的維生素D3缺乏,而出現疲勞,食慾不振,以及肌肉酸痛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無力,肌肉易抽筋,心緒低落,噁心等症狀。
平常建議患者可多攝取維生素D3,像是魚類、牛奶、蛋,或是每日進行10-15分的日曬,而像謝伯伯已經有症狀的病人,建議食用營養型非活性的維生素D3,成人建議一天補充400至2000 IU(國際單位),但補充後後續還是得繼續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