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新生兒居家注意事項
Mini-Medical School

新生兒居家注意事項

洗澡注意事項
- 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以手肘、手腕內側試水溫。
- 餵食後一小時勿洗澡,並選擇氣溫暖和為佳。
- 頸部、腋下、腹股溝、生殖部要清洗乾淨。
- 先將包布、衣服、鋪好,並將大毛巾放置身旁以便取用。

餵奶注意事項
- 使用附於奶粉罐的量匙盛起奶粉。
- 少量多餐,例如每 4 小時 60 c.c 改為每 3 小時 45 c.c 或 50 c.c。不需一次餵完,依寶寶狀況不同,給予休息拍打嗝。
- 餵奶時的姿勢最好是抱著餵,採半坐臥約 45 度。餵奶時隨時注意寶寶情況,如發紺、呼吸過快等。
- 餵食完畢後,應拍背排氣,給予側臥、抬高床頭,觀察有無溢奶。

體溫測量與發燒處理
- 將體溫計水銀甩至 35 。CC 以下,將體溫計放於背後,約 5 ~ 10 分鐘。正常體溫:36.5 ~ 37.5 。C(耳溫、背溫)。
- 體溫高於 37.5 C 先減少衣服及被蓋、調整室內溫度,30 分鐘後再測量一次。
- 若體溫仍高於 37.5 。C,給予溫水拭浴,30 分鐘後再測量體溫。
- 溫水拭浴後,體溫仍偏高,勿亂服藥,應前往醫院就醫。

膚色觀察
- 蒼白:臉色較ㄧ般寶寶還白,常因貧血導致。
- 發紺:哭鬧時嘴唇周圍膚色微黑,因血氧濃度不足所致。
- 黃疸:全身皮膚呈黃色變化,黃疸寶寶經照光治療後,膚色漸恢復至正常,若持續數天膚色仍黃,須注意其他疾病(如:肝膽疾病或蠶豆症等)。
- 新生兒篩檢蠶豆症結果未出來之前,應避免寶寶接觸到紫藥水、樟腦丸、漂白水等物品,如不甚接觸到造成溶血,應立即就醫。

糞便觀察
- 顏色異常:黑、紅、白、灰、淡黃。
- 性狀異常:水稀便、酸臭異味、大便質地變硬。
- 次數異常:
- 腹瀉:一天解便次數比平常多(約 10 次以上)。
- 便祕:3 天以上未解便。

門診追蹤
寶寶出院時醫師會安排第一次回診追蹤,家屬應於安排時間帶回,由醫師診視評估返家後照護情形,使醫師更明瞭寶寶返家後狀況,更能使家屬放心。

口腔與肛門黏膜的保護
- 寶寶不須刷牙,有奶垢時可用乾淨紗布沾開水幫寶寶清潔口腔,藉此將奶垢清除。
- 寶寶不須刷牙,有奶垢時可用乾淨紗布沾開水幫寶寶清潔口腔,藉此將奶垢清除。
- 若是寶寶肛門口已出現小紅疹或嚴重發紅與破皮時,請立刻停止使用凡士林, 可帶至醫療院所由專業醫師評估後開立紅臀專用藥膏或中藥粉使用,於換尿布 和清潔完後,塗抹藥膏或是灑上藥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