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腹腔鏡微創減重手術
	Mini-Medical School

		腹腔鏡微創減重手術
		減重手術
	肥胖症已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也是台灣地區目前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許多研究證實肥胖會增加許多慢性病的罹病率,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雖然大家都知道病態性肥胖常引起健康惡化,減重的方式五花八門且大部份都無法持久,而如何給予病態性肥胖有效且持久的治療,是一個嚴肅的健康問題。目前對於病態性肥胖唯一有效的治療為外科手術。

		手術種類
	
		限制型手術
	
		腹腔鏡胃縮小手術(胃袖狀切除):
	
		介紹:利用腹腔鏡手術將胃大彎作袖狀切除,保留約  100c.c.胃容積。
	
		優點:胃部切除後可降低胃荷爾蒙的分泌,減少飢餓感。
	
		缺點:胃食道逆流,約 15 %。減去超重體重比率:70%
	
		腹腔鏡胃摺疊手術:
	
		介紹:利用腹腔鏡縫合的技術,在胃大彎的地方把胃部往內摺,減少胃部的體積,保留約100c.c.胃容積。
	
		優點:減少飲食攝取量且為可恢復性的手術。
	
		缺點:僅約 1 % 的機率發生胃穿孔。減去超重體重比率:60%。
	
		腹腔鏡胃束帶手術:
	
		介紹:利用腹腔鏡方式植入可調節式束帶,利用束帶將胃分成兩部份,以減少食量,達到減重效果。
	
		優點:束帶為可調節性,不改變腸胃道結構,住院天數短。
	
		缺點:減重效果較慢,約需 1 ~ 3 年。減去超重體重比率:50%
	
		混合型手術(腹腔鏡胃繞道手術)
	
			介紹:腹腔鏡手術於胃部形成約 30 ml 的小胃囊以限制食量,並將部份小腸繞道,達到減少吸收的效果。
		
			優點:是目前最有效的減重手術,長期復胖率極低。
		
			缺點:微量元素缺乏,約 15 %。減去超重體重比率:70~75%。
	
手術適用對象
			嚴重肥胖病患,身體質量指數 ( BMI ) ≧  40  ,或是身體質量指數 ( BMI ) ≧ 32 且合併有肥胖所導致的內科疾病者。
		
			年齡介於 18~55 歲間。
		
			無精神疾病及內分泌系統問題者。
		
			可接受全身麻醉手術者。
	
注意事項
			死亡率小於 0.1 %(與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一樣,是一項很安全的手術)
		
			胃繞道手術術後需長期補充綜合維他命。
		
			術後半年需配合營養指導。
		
			術後 1 週、1 個月、 3 個月、 6 個月、 滿  1 年及 1 年後每年 1 次需回診追蹤。
	
		術後傷口
	
		利用腹腔鏡方式只需要 3~5 個 0.5~1 公分的小傷口,甚至是單一切口腹腔鏡進行手術, 可隱藏於肚臍,術後幾乎看不到傷口,術後傷口較傳統手術小,可降低術後疼痛感及縮短住院天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