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
	Mini-Medical School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

			目的:供給無法由口進食之病人營養或藥物。
	
		手術準備事項
	
			除了少量的水及必要的藥物以外,術前至少禁食 6 ~ 8 小時。
		
			術前腹部皮膚需清潔乾淨,有過多毛髮,必須先予以刮除,避免感染。
		
			術前須注射靜脈點滴和藥物。
		
			病患若有心律不整、攝護腺肥大、藥物過敏史、使用抗凝劑及其他疾病,術前須先告訴醫師。
	
		操作步驟
	
		平躺後護理人員在靜脈點滴加入止痛、鎮靜及減少腸胃蠕動劑,如圖 1。
	
		監視血氧濃度及心跳,必要時給予氧氣供應。
	
		插入胃鏡後,觀察胃部情況,按壓腹部手指或光源預定穿刺點。
	
		消毒腹部,在預定穿刺點注射局部麻醉劑,放入導線沿著導線進行通道的擴張,最後放入餵食管。
	
		放置餵食管的時間一般在 30 分鐘左右。 
	
		胃造口注意事項
	
			準備用品:管灌食品、灌食空針、食品裝置袋、毛巾各一及面紙,
		
			方法:連續灌食、間歇灌食法
		
			灌食步驟:
		
			檢查傷口,有無紅腫、化膿、胃液溢流及不淨惡臭之滲出液。
		
			術後予以自然引流 6 ~ 8 小時以上,降低胃腸道內壓力促進造口處癒合。
		
			腸胃蠕動聲、無腹脹痛 ( 表示無腹膜炎 ) 後,可開始第一次胃灌食。
		
			洗手。
		
			協助病人採坐姿或半坐臥或抬高床頭 30 ~ 60 度。
		
			灌食前先確定鼻胃管在胃內,使用灌食空針反抽,如有抽出胃液就表示在胃中。
		
			術後當天需禁食一天並引流,隔天先以 50 c.c 開水灌食,若無外漏或不適,即可開始灌食流質飲食,每四小時 50 ~ 100 c.c., 2 天後每 4 小時灌食 150 ~ 200 c.c,即可開始每日正常灌食,每次勿超過 300 c.c。
		
			評估胃殘餘量:反抽胃內食物量,如少於 60c.c 則可進行灌食。如果大於上一餐灌食量的一半以上,暫不灌食,等一個小時後再評估。
		
			灌食前 20 ~ 30c.c溫開水潤濕管壁。
		
			灌食時避免空氣進入胃中引起腹脹。
		
			灌食中詢問病人感受,若病人感到腹脹不適、疼痛、嘔吐、咳嗽、呼吸困難等立刻停止灌食。
		
			灌完後再用 20 ~ 30 c.c溫開水沖洗管路,避免胃管阻塞或食物殘留在管內。
		
			灌食後將蓋子蓋緊。
		
			繼續採坐姿或半坐臥至少 30 分鐘。
		
			灌食後一小時內避免激烈活動如抽痰、拍背、翻身、復健、化痰等。
		
			餵食藥品若為錠劑或膠囊,必須先磨粉或打開藥物,泡20 c.c.溫水中攪拌,等充分溶解後再灌食,之後再灌入 20 ~ 30 c.c 溫開水沖洗胃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