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最新消息
News寒冬送暖! 暖心名醫「右手執刀精準治痛左手持麥美嗓治心」 本週舉辦公益音樂會募款助病患渡難關
2025/1/15神經外科名醫、亞大醫院副院長林志隆本週將舉辦公益音樂會為神經損傷患者籌募醫療費用,屆時他將登台演唱,激勵患者永不放棄;他表示,廿多年為無數病患開刀治療,術後他們仍得面臨復健及經濟困境,心理壓力十分沈重,希望透過公益募款及音樂鼓舞患者勇敢面對,他笑說:最近都利用下班時間加緊練習,「沒想到醫師不僅要會手術治病,還得會唱歌撫慰人心,實在很不容易啊」!
良醫暖心舉辦音樂會籌措罕病患者醫療費 盼匯集社會善心助圓夢
2023/4/18刺青學徒閻家欣因罕病癱瘓無法行走,原本想拼出國競賽翻轉人生,可惜受疫情及癌細胞擴散影響,劇烈疼痛難以成行,加上龐大醫藥費更讓他卻步,但他依舊不服輸藉組裝模型賺取微薄收入自立更生,亞大醫院副院長林志隆得知後規劃舉辦音樂會募款,不僅為他圓夢,也盼讓更多罕病患者走出人生幽谷。
【感謝函】病人紀OO感謝林志隆神醫的專業醫術
2023/2/17「有種痛,叫作心痛」! 亞大研究團隊證實:「杏仁核」越小 心理感覺越痛
2022/11/16亞洲大學研究團隊針對慢性疼痛者進行身心壓力檢查,發現其產生恐懼與焦慮情緒的「杏仁核」比正常人小,因而患者對身體感覺異常敏感,甚至沒有疼痛刺激輸入也會出現疼痛感,即是所謂「心理痛」而非單純生理痛;此研究獲刊登於國際著名期刊《Pain Medicine》,對臨床疼痛醫療可提供跨領域建議。
罕病脊髓空洞症台灣本土研究首登國際期刊 醫:早期發現預後更佳
2022/9/24「脊髓空洞症」國際醫療權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林志隆副院長將20年來治療個案與國際研究相較,發現國人從出現症狀到確診,歷時長達5年以上,但手術後併發症遠低於國外數據,顯見台灣醫療達國際水準,該研究已獲刊登在國際期刊《亞洲外科雜誌》(Asian Journal of Surgery),他希望藉由首份台灣本土案例研究,喚起國人盡早發現就醫,可大幅提升預後、改善生活品質。
低頭族當心!長期脖子痛、手麻 罕病脊髓空洞症悄悄上身
2022/6/2427歲從事視覺設計的「小紫」,因長時間低頭繪圖,去年開始感覺到肩頸痠痛,甚至偶爾會出現手部麻痺,「筆都拿不穩」,經轉診至醫院安排核磁共振,赫然發現竟是脊髓空洞症,雖然還未嚴重到必須開刀手術治療,但醫師仍建議後續必須定期追蹤,同時務必要減少低頭時間,以及維持正常姿態,以免症狀持續惡化。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免開刀 PCP細胞治療助老翁重享登山樂
2022/5/13台南八旬林姓老翁身體硬朗,經常出門跳早舞或跟山友爬山,但去年開始發覺右膝卡卡、痠痛甚至不良於行,雖嘗試注射類固醇、吃消炎藥,症狀仍未改善,經轉介至亞大醫院,醫師建議採用「高濃度血液單核球(PCP)」細胞治療,三個月後老翁不僅擺脫疼痛,還能開車出門、繼續爬山,享受樂活人生。
1年彎10度!老婦脊椎側彎延遲治療 電腦導航手術助擺脫惱人痠痛
2022/3/30家住台中的68歲陳婦3年多前右背突然莫名痠痛,一路延伸到右腿,檢查確認是脊椎側彎引起,雖有接受復健仍未好轉;去年初雖詢問開刀事宜,卻因擔心疫情及手術風險,拖到今年才因背痛難耐就醫,檢查後側彎角度竟多了10度,嚇得她決定「拼了」,經透過電腦導航手術截彎取直,總算擺脫惱人困擾。
33歲女患脊髓空洞症 慈母憂恐終生臥床 良醫力助「重新站起來」
2021/12/19高雄33歲王小姐患先天性水腦症,自幼發育遲緩,曾歷經四次引流手術,近半年來突然常摔倒、便秘且食慾不振,經檢查確診為脊髓空洞症,父母不捨女兒後半生為殘疾所苦,轉診至亞大醫院接受微創開顱手術治療,術後患者症狀大幅改善,也順利恢復行走,雙親感動表示:「會陪伴女兒繼續走下去」!
33歲女患脊髓空洞症 慈母憂恐終生臥床 良醫力助「重新站起來」(神經外科)
2021/12/18高雄33歲王小姐患先天性水腦症,自幼發育遲緩,曾歷經四次引流手術,近半年來突然常摔倒、便秘且食慾不振,經檢查確診為脊髓空洞症,父母不捨女兒後半生為殘疾所苦,轉診至亞大醫院接受微創開顱手術治療,術後患者症狀大幅改善,也順利恢復行走,雙親感動表示:「會陪伴女兒繼續走下去」!